反映边疆将士生活、心情有关的诗句
忽如一夜春风来。
唐 李颀 古从军行
白日登山望烽火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长风几万里,苍茫云海间,都护铁衣冷难着,去时雪满天山路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
唐 李白 关山月
明月出天山。轮台东门送君去。
纷纷暮雪下辕门,思归多苦颜。
闻道玉门犹被遮,风掣红旗冻不翻,公主琵琶幽怨多,空见葡萄入汉家。
散入珠帘湿罗幕,不见有人还。
瀚海阑干百丈冰,欲饮琵琶马上催,狐裘不暖锦衾薄。
戍客望边邑,胡窥青海湾。将军角弓不得控。
野云万里无城郭,应将性命逐轻车。
唐 王翰 凉州词
葡萄美酒夜光杯。胡雁哀鸣夜夜飞,雨雪纷纷连大漠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
汉下白登道,胡琴琵琶与羌笛,黄昏饮马傍交河。
山回路转不见君,吹度玉门关。由来征战地,雪上空留马行处,叹息未应闲。年年战骨埋荒外。醉卧沙场君莫笑。行人刁斗风沙暗,胡儿眼泪双双落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
北风卷地白草折。中军置酒饮归客。高楼当此夜,古来征战几人回
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边疆将士们苦寒生活的诗句是
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. 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犹著. 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. 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作品信息 【名称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【年代】唐代 【作者】岑参(约715年—770年) 【体裁】七言古体诗 [编辑本段]作品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(唐)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. 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. 散(sàn)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(qīn)薄. 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. 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. 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. 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(chè )红旗冻不翻. 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. 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.[1] [编辑本段]注释译文 【注释】 1.武判官,不详.判官,官职名.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,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,称判官,是节度使、观察使一类的僚属. 2白草:西北的一种牧草,晒干后变白. 3胡天:指塞北的天空.胡,我国古代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. 4梨花:春天开放,花作白色,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,像梨花开了一样. 5珠帘:以珠子穿缀成的挂帘. 罗幕:丝织帐幕.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,沾湿罗幕.“珠帘”“罗幕”都属于美化的说法. 6狐裘(qiú):狐皮袍子.锦衾(qīn):锦缎做的被子. 7锦衾(qīn)薄:丝绸的被子(因为寒冷)都显得单薄了.形容天气很冷. 8角弓:用兽角装饰的硬弓.不得控: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.控:拉开. 9都护: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,与上文的“将军”是互文. 10瀚海:沙漠.这句说大沙漠里到处都结着很厚的冰. 11阑干:纵横交错的样子. 12惨淡:昏暗无光. 13中军:古时分兵为中、左、右三军,中军为主帅的营帐. 14饮归客:宴饮回去的人,指武判官.饮,动词,宴饮. 15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.这句说在饮酒时奏起了乐曲.羌笛:羌族的管乐器. 16辕门:军营的大门,古时行军扎营,以车环卫,在出入处用两车的车辕相向竖立,作为营门,故称辕门. 17风掣(chè):红旗因雪而冻结,风都吹不动了.掣:拉,扯. 18冻不翻: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,给人以冻住之感. 19轮台: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,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. 20罗幕:用丝织品做的幕帐. 21控:拉开弓. 22满:铺满.形容词活用为动词. 附注:1“百丈”一作“百尺” 2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并不是真的指春天来了,梨花开了.而是雪挂在枝头,看着好像春天梨花盛开的景象. 【译文】 北风席卷大地,白色的草被刮得折断了,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.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,好像千万棵树都开满了洁白的梨花.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,沾湿了罗幕,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,丝绸的被子(因为寒冷)都显得单薄了. 将军的弓都拉不开,都护的铠甲冷得难以穿上.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,愁云暗淡无光,在万里长空凝聚着.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,给回去的客人饯行,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. 傍晚在辕门外,纷纷大雪飘落,红旗被冰雪冻硬,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.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,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. 山岭迂回,道路曲折,看不见您的身影,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. [编辑本段]诗词鉴赏 分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.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. 第一层:写大雪纷飞的奇丽景象. 西北早雪,来势突然,一时风雪漫天.“卷”与“折”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,有了这样猛烈的风,漫天飘落的雪才能“飞”.八月飞雪,已觉惊奇,而笔锋一转这“忽如一夜春风来”,更让人惊奇,而接着用“千树万树梨花开”来写雪景,更是叫人惊喜而拍案叫绝.以春花喻冬雪,新颖别致,是为千古名句.这个比喻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像,创造了一个瑰丽的、富有诗意的、春意融融的境界,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、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,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.新奇的比喻充分展示了作者乐观、开朗的情怀. 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.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. 第二层:用反衬写法写雪天的奇寒. 风雪肆虐,“散入珠帘湿罗幕”,在帐内的主帅穿皮衣盖锦被尚且不能御寒,而在帐外守卫的官兵之寒就更不待言了.“角弓不得控”、“铁衣冷难着”更进一步突出奇寒叫人难以忍受.这一方面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之艰苦,另一方面反映了戍边战士抗严寒斗风雪的豪迈气概. 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. 第三层:用夸张笔法总写沙漠冰封,愁云惨淡的图景. 诗人放眼雪原,一幅壮阔的立体的雪原图呈现在眼前:冰雪覆盖在茫茫大沙漠上,冰凌纵横交错;漫天浓重的阴云低垂.“百丈”“万里”是夸张写法,突出了奇寒,也暗喻行路难之意,在如此寒天送别,自有一番难言之情——我愁云才愁,为下文送别做铺垫. 以上为第一部分:描写漫天大雪中边塞酷寒的奇丽景象. 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.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. 第一层:写军中设宴饯别. 各种乐器助兴,气氛热烈,友情洋溢.这些乐器充满异域情调,更添征人的悲壮情怀.帐内宴饮的热闹场面,热烈气氛,更衬出帐外之苦寒,如此大风都吹不动红旗。
描写将士边疆生活的诗句
1 征人怨
柳中庸
岁岁金河复玉关, 朝朝马策与刀环。
三春白雪归青冢, 万里黄河绕黑山。
2 从军行
陈羽
海畔风吹冻泥裂,梧桐叶落枝梢折。
横笛闻声不见人,红旗直上天山雪。
3 渔家傲
范仲淹
寒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四面连声边角起。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 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羌管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
4 从军行
王昌龄
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
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
5 塞下曲
李白
五月天山雪,无花只有寒。
笛中闻《折柳》,春色未曾看。
晓战随金鼓,宵眠抱玉鞍。
愿将腰下剑,直为斩楼兰。
反映边疆将士生活、心情有关诗句
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.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.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.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.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.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.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.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.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.唐 李颀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,黄昏饮马傍交河.行人刁斗风沙暗,公主琵琶幽怨多.野云万里无城郭,雨雪纷纷连大漠.胡雁哀鸣夜夜飞,胡儿眼泪双双落.闻道玉门犹被遮,应将性命逐轻车.年年战骨埋荒外,空见葡萄入汉家.唐 王翰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.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.唐 李白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.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.汉下白登道,胡窥青海湾.由来征战地,不见有人还.戍客望边邑,思归多苦颜.高楼当此夜,叹息未应闲.。